官方明确!“二套转首套”可抵扣个税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ytbbs.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20240712"><!--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日前,国家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以热点问题答复形式回应称,“二套转首套”满足相关条件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每年可享受1.2万元税前扣除额。</p><p> </p><p>为稳定楼市,我国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实行“认房不认贷”。受益于政策调整,部分购房者将此前的二套房贷利率变更为首套房贷利率。在此背景下,购房者能否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引发市场广泛关注。</p><p style="font-weight: 400;">针对上述社会关切,国家税务总局回应称,纳税人按照《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二套转首套”,其商业住房贷款部分已执行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符合《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下称“国发〔2018〕41号文件”))有关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规定且之前未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自按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开始还款的当月起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p><p style="font-weight: 400;">记者注意到,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8月1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发文,居民家庭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此后,中国人民银行等发布《通知》,推动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在“认房不认贷”政策下,不少借款人选择通过“二套转首套”操作来主动申请利率调整。</p><p style="font-weight: 400;">根据国发〔2018〕41号文件,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这意味着,纳税人可最高连续20年每年享受1.2万元税前扣除额。</p><p style="font-weight: 400;">国家税务总局介绍,纳税人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在“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模块填报住房贷款相关信息(包括提供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等资料)后享受。填报完成后,既可以将上述信息推送给任职受雇单位在平时扣缴时享受,也可在次年办理汇算清缴时享受。</p><p style="font-weight: 400;">针对纳税人办理了“贷款置换”并以首套房利率新签贷款合同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纳税人按照《通知》规定进行存量住房贷款置换的,由于置换前后纳税人的住房仍为同一套,可以继续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p><p style="font-weight: 400;">此外,国家税务总局还表示,纳税人在办理商业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含全部转为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转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的“组合贷”等形式)后,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符合国发〔2018〕41号文件中有关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条件的,由于置换前后纳税人的住房仍为同一套,可以继续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p> <!----></div> 我一个字没看懂,谁给总结一下 老新闻了早就抵扣了 抵扣个人所得税我就看明白了,另一个看不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