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似乎都与这两个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如今的各种时事热点、社会矛盾。
之所以有这篇帖子,是因为刚刚读完了兰小欢的《置身事内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一书,一个经济学专家对中国经济的解读,让我这个理工科门外汉对中国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成因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在中国,谈经济离不开政府,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深度介入到经济的发展中,到目前来说依旧如此。不少人对比诟病不已,包括曾经的自己。不过按照作者的思路,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社会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政府的深度介入是不可避免的,或许也是最好的方式。
虽然政府主导有一定的弊端,例如造成的土地财政、房价高涨以及衍生的腐 败问题。但若当时真的任由经济自由发展,可能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诸多乱象更甚。
如今各种制度相对完善,政府也提出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把更多的权利交给市场。但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不会是尽善尽美的,美国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也层出不穷。
以上均是书中观点,不再细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一下。仅对其中的一个点展开论述。
按照经济学原理,根据规模效应理论,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工业、制造业的规模化效应明显,即便是服务业在人口密度更高的地方效益也越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限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依旧缓慢,造成城乡差距明显。对比美国,各州的GDP与人口基本成比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依旧是一个不可更改的方向。
原理很简单,理解起来也不难。但是自己内心却总有一些难以接受。因为跳出农村来到城市的自己总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会回到曾经生长的乡村,即便我这一代难以实现,我的子女也会有回去的一天。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
每个中国文人内心或许都有一亩田。田园梦也在一代代文人间演绎了数千年,更不要说对于我这个离开故乡的游子了。
但书中的经济学理论把我最后一丝希望也打破了。
诚然,城市病可以医治。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交通拥堵、配套不完善等等都将缓解,甚至有一天也会过上家家小别墅的日子,环境改善、绿树红花。
但是有些东西却是城市永远无法拥有的。是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的闲适?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秋实?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童趣?是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惆怅?
我不知道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否飞入城市的高楼大厦间,也不知道城市里的新燕是否会啄春泥,更不知道城市里的故人具鸡黍,邀我去哪里?
景易建,境难生,情何如?
城与乡,中国的未来会走向何方。经济学的理论让我无法回答。但是就如同作者对中国的未来经济充满乐观一样,我也应该充满希望。因为即便是一个经济学专家,他依旧说出了以下的话:
“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它影响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接受这种局限性,没有改变的打算。”
好吃的不是拉面 发表于 2024-8-5 11:00
好!!!!!!!!!!!
别亦难 发表于 2024-8-5 11:03
我怀疑你没有读直接回复的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