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烟台9月2日电(通讯员 孙雪林 姜璇 )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大梦想家队于8月27日至9月2日在烟台市海阳市开展了一场以“传承非遗文化,献礼建党百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团队通过镜头跟拍和对话交流的方式记录了此次非遗文化的寻访活动,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保护与开发祖国非物质文化为背景,以培养民族文明自豪感为目的,以烟台理工学院鼓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大梦想家队决定开展主题为“传承非遗文化,献礼建党百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到烟台市海阳市深入了解传承海阳大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8月27日到达海阳后大梦想家队首先对海阳大秧歌鞠派第四代传承人鞠明东先生和芝芳村秧歌负责人进行了采访。鞠派第四代传承人鞠明东先生向团队成员讲了一些他小时候学习秧歌的趣事和困难,讲解了海阳大秧歌的起源,讨论海阳大秧歌的现状和问题。芝芳村秧歌队的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头冠的编制方法,给队员看了流传下来的秧歌手工自制头饰,在和他们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海阳大秧歌的起源,它的表演形式主要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在秧歌中将其表现出来。海阳大秧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礼节,三进三出是海阳大秧歌中很讲究很隆重的拜年礼节,海阳大秧歌之所以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除了因为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思想感情外,还与它注重礼节有关。
之后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于信老师进行采访,于信老师向队员们讲述祖上传下来的扭秧歌的规矩--同乡不授,外乡不过三,是说秧歌的多样性,一个村一个风格。可现在随着时代的不段变化大部分的人都不能把心静下来去深入了解秧歌所蕴含的文化,年轻人不懂细节,觉得新颖好玩的拼接在一起,不会深入研究领悟,逐渐变得个人化,大家不讲究艺术,根据个人喜好学习,将多个风格的秧歌不断的混合,打破了“同乡不授,外乡不过三”这个规矩。于信老师讲到了秧歌的“惊乍”,表示秧歌就是要让全身都去表演,将那种力量表演出来,还特意为队员演示了一下,演示时感觉他整个人的气势都变得不一样了,感觉他全身的细胞都在散发着力量,让队员感受到海阳大秧歌的力量之美。
对另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盛玉宾老师进行采访,盛玉宾老师向队员们详细解释了他所担任的角色--锢漏,还向队员介绍了其他的角色和其特点。盛玉宾老师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学习秧歌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明白这些角色的由来,这些角色都是来源于生活,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人都在生活中见不到这些角色的原型,不能观察他们的动作习惯,使得表演脱离了实际生活。队员们了解到盛老师在通过收徒、到各个学校教学的方式将秧歌传承下去,现在很多舞蹈学院将海阳大秧歌列入了必修行列。
经过采访才知道海阳大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没有看起来的那样乐观,才知道这些文化传承人为秧歌付出了多少,又经历了多少困难,传承人们轻描淡写地描述着,背后的酸楚与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让队员们深入认识到秧歌的现状和所传承面临的困难,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他们背后对技艺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让团队深刻领会到非遗文化风采。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队员们一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大学生很遥远,但是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更加了解了其深刻的意义。这次活动给了队员极大的启示,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人,争取不让每一项前人留的宝贵遗产在年轻人的手上消失,成为现在,甚至以后无法弥补的遗憾。
大学生应积极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参与保护工作自觉性。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年学生不只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者,更要是其传承者,来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此次活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交际能力,提高了青年大学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欢迎光临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http://y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